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质资源下沉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白准确地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策部署,作为公立医院高水平发展省级试点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发挥学科优势、展现更大担当,定向放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上病、看好病的梦想照进现实,更好地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2023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肥西县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整体托管肥西县人民医院,共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创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同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正式开诊,按照“大综合、强专科”的思路,依托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着力把南区建设成人才队伍有专长、学科建设有特色、文化建设有成效的诊疗中心。医院本部派驻南区临床医护人员1000余人,设置床位1800张,建有16个外科专科、12个内科专科、15个医技科室以及急诊科、麻醉科等优势学科,常规开展、微创机器人手术、3D胸/腹腔镜手术、介入综合治疗、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电子耳蜗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大面积烧伤治疗、微粒皮移植、角膜移植术、颅底肿瘤手术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
根据现有发展势头,2024年医院南区预计全年诊疗量将超过105万人次,手术量达4.5万台次,反映医疗服务的强度和难度的指标病例组合指数(CMI)有望提高到1.48,四级手术占比及微创手术占比分别达到35%及25%。同时,医院门诊大力推进多学科会诊(MDT)、专病门诊、亚专科门诊及罕见病门诊的建设,提升门诊解决疑难疾病的能力,为门诊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诊治方案和服务路径;开展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践探索,借助安徽省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放,实现门诊专家号源向含山县、肥东县、金寨县等县域基层医院释放,努力建设优质高效的医卫服务系统。医院南区的成功运营切实满足了基层群众“能就近看上病、看好病”的诉求,在家门口就可完成疑难危重症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探索出一条从“大病不出省”到“大病不出县”的新路子。
与肥西县合作共建安医大一附院南区只是国家到地方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工作的一个缩影。2020年12月,安徽省卫健委、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区域专科医疗建设方案》,后又陆续出台《安徽省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行动方案》《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建设工作方案》,统筹谋划和有序推进全省优质资源配置和扩容布局,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承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省属头部医院,安医大一附院主动作为、积极做出响应,认真履行和承担输出医院责任,于2020年10月,分别与马鞍山市及滁州市卫健委签订合作协议,依托含山县人民医院和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安徽省区域专科医疗中心,派驻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博挂职担任含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有国家卫健委进修学习经历的管理骨干申振任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助理,重点援建群众需求量大的妇产科、儿科、骨科、胃肠外科等学科,全面对接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形成具有较强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优质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当地群众跨省、跨区域就医流动明显减少,工作成效显著。
以相同的援建模式,医院相继与金寨县人民医院及岳西县人民医院开展定点帮扶,选拔骨干担任业务副院长,在课题申报、专科医疗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同时开展药物临床验证、医师多点执业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探索,助力专科能力提升。陈博医师在下乡帮扶期间,带领科室开展多例胃肠及疝病相关新技术新项目,普外科成功获批首个“马鞍山市临床重点专科”,指导发表三篇高影响因子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学术论文,填补了含山县人民医院以通讯作者及单位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空白,医院多个学科的学术水平在我省县级医院中处于领先,由于工作成效好、群众认可度高、示范作用强,陈博医师获评中央宣传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
2021年12月,医院与阜阳市政府签署协议,以阜阳市人民医院为帮扶载体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锚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中心样板工程这一目标,持续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地市医院辐射县域医疗,带动和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四年来,医院通过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医联体及专科联盟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26家基层医疗单位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共建4家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召开9场专科联盟成立大会,持续推进全省肺癌食管癌专病项目,已对接帮扶肥东县人民医院、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等9家单位,累计向受援单位派驻专家90余人次,开展食管癌、肺癌等四类手术近50台次,逐步提升市、县级医院专科诊疗水平和处理疑难危重复杂疾病能力,基层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慢慢地加强,优质资源下沉已结出累累硕果。
对于输出医院而言,在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也促进了医院自身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安医大一附院品牌优势也“下沉”根植到基层群众心中,上转下转转诊机制更健全,有利于发挥三甲医院在优势病种和疑难疾病诊疗上的长处,群众就医感受和体验持续改善,国家最新公布的2023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为94.91分、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6.50分,均创历史新高。
2024年全院门急诊量将突破650万人次,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及满意度评价等指标得以优化和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逐渐增强,医院的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针对输入医院的发展短板,医院实行差异化错位发展、定位发力,如南区重点布局骨科、肾脏移植、肝胆外科等强势学科,既补齐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短板,又促进了医院学科的合理布局和优化发展。
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南区在建设之初,就积极对接大学新医科中心(肥西县新校区)建设,把临床教学工作纳入医院南区的整体规划,加强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工作,促进南区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为肥西县及全省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是大医院在其他区域建设自己的分支机构,更不是无序扩张,而是为了破解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强欠发达地区、基层和农村的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孙倍成指出,基层诊疗能力、服务水平、便捷性与人民群众需求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医院将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属头部医院及大学新医科中心建设,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将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转化成果惠及基层群众,进一步发挥顶尖优质三甲医院资源优势和县级医院下沉服务功能,打造高水平紧密型医共体的示范样板,不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卫生健康服务发展新经验、新模式,实现基层群众享有均等化、公平性、可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叶良平 高潮兵)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